当前中国正处于政治转型、经济转型和文化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阶层之间的固化现象趋于明显,“阶层固化”作为近年来的舆论热点,不仅成为媒体议程设置的对象,也是社会公众讨论的焦点。博约科技智库中心高级舆情分析师李敏聚焦“阶层固化”话题执笔畅言,邀您共同探讨舆论场上“阶层固化”的相关问题。
“阶层固化”究竟是社会现实还是网红词汇?
1、被建构的话语现实:“阶层固化”概念初探
“阶层固化”作为近年来的舆论热点,不仅成为媒体议程设置的对象,也是社会公众讨论的焦点。那么,究竟何谓“阶层固化”?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阶层固化”的概念来源于社会分层,一般而言,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意即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一言以蔽之,即是按照各自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进行分层,从而形成的差异化状态。在网络舆论中,这种社会资源除了体现在经济、权力、声望等方面外,文化与社会关系资源的重要性越加凸显。当各个层级形成后,层级与层级之间流动畅通的程度决定了当今社会究竟是“阶层固化”,还是只是“流动性减弱”?由于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且衡量标准也是出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相较于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名词,“阶层固化”的论证与研究仍存在些许争议。由于专业的局限性,笔者无法讨论“阶层固化”究竟是客观性现实还是主观性现实,但在从事舆情分析与研究的工作中发现,一旦热点舆情事件涉及到“官二代”“户籍制度”“教育公平”等因素时,舆论的某一切面总会围绕“阶层固化”进行展开。由此,笔者试图通过网络舆论场中对于“阶层固化”的话语建构去理解何谓“阶层固化”与何以“阶层固化”。
从2017年4月《人民日报》刊文《“阶级固化”的论调不能成立》到网络社交平台形成的“阶层固化”话题讨论,可以看到,不论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新闻媒体,通过“阶层固化”的议程设置进行适时舆论引导,还是社交媒体上对“阶层固化”的多元化意见表达,都表明“阶层固化”在网络舆论场中,已然成为一种“被建构的话语性现实”,其诉求多集中于两方面:一方面,舆论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在权力、资源、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平等状态,社会利益的获得和资源的分配总是向处于社会强势阶层倾斜,并且存在严重的代际传承趋势,从而产生对社会分层流动性固化的哀叹和向上流动无望的焦虑;另一方面,处于某一分层,特别是中等阶层的人群,同样产生了害怕后来者挤占空间的担忧,通过强化“阶层固化”的认知试图弱化“后来者居上”的可能。因此,尽管不同话语主体的诉求不同,但当社会各阶层都在讨论与其利益相关的“阶层固化”问题时,所形成的话语声势使得“阶层固化”自然而然成为舆论场中的“网红词汇”,从而建构出话语性现实的“阶层固化”。
众所周知,形成舆论热点议题的前提是,讨论该话题的主客体有着同样的利益诉求,且通过社会心理机制的催化,让其形成共情效应。“阶层固化”之所以成为舆论的焦点话题,是因为近年来被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事件发酵,如“我爸是李刚”“中学老师发帖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等,强化着“读书无用论”“拼爹”等社会认知,体现了网民对不平等现实的不满与焦虑,更是表达了公众对实现向上流动的渴望和利益诉求。此外,当舆论将众多事件成因归为“社会阶层固化”时,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阶层固化”便成为事实性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抱团取暖”,也会成为某些非理性情绪表达的“借力点”。反观之,“阶层固化”的认知一旦形成,处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们认为自己的成功理所当然,就算不付出努力也能够成为中上层人士;而此时,处于中下层的群体则认为,不论怎样努力终究无法向上流动,他们或自暴自弃或通过极端暴乱的方法予以应对。不论哪种结果,显然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阶层固化”的话语现实本身便成为阻碍社会流动的表现,舆论场中形成的“阶层固化”认知进一步放大了“阶层固化”的社会风险指数,加大了社会风险的存在。
2、被放大的风险与被掩盖的流动:“阶层固化”在网络场域中的话语表达
基于网络舆论场中“阶层固化”多是不同主体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意见表达,而公众所获得的信息很大一部分来自网络信息的“口耳相传”,这种获取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极容易“失真”。在风险意识普遍存在的今天,这种“失真”的信息获取或将进一步放大社会风险。对此,卡斯帕森等学者提出的“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中有着很好的阐释,他们认为公众对风险的认知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特别是公众对于风险的社会放大反映机制会强化社会风险。当公众通过简单化的经验感受和价值倾向,去看待“北上广的户籍制度”“富二代”等社会现象时,容易将其视为“阶层固化”的社会表现和论据支撑,而当此观点在网络平台进一步发酵,进而形成大面积的负面议题,意见更加容易走向群体极化,从而进一步放大社会风险。
在现代社会中,高考和公务员招考被认为是社会垂直流动较为公平的通道。特别是高考,“文革”结束以后,人们重新获得了通过个人努力向上流动的可能,而在教育制度相对完备的今天,其不仅成为最为公平的社会流动通道,也促使教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纵观2018年的热点舆情,关于学区划分、农村教育、学前教育等有关教育公平事件,总会不间断地撩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屡次占据舆情热点之首。一方面,普通大众将教育视为自身突破社会阶层,获得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均等教育公平性问题,逐渐成为减少阶层流动障碍的主要路径之一。此外,在教育的重要性尚未被大众深入认知之时,基础教育的普及被看成是社会平等化和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则是一种选择性的教育。随着公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逐渐清晰化,保障教育公平性逐步成为普遍诉求,扩大高等教育范围的呼声也随之大涨。因此,在2019年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针对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待遇保障等教育公平性问题,提出“应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明确的改善措施和目标,积极破解学前教育“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义务教育“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进一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落实教育公平制度”。
作为话语性现实的“阶层固化”,在网络舆论场多以自身利益的诉求、情绪的发泄以及风险的放大表现出来。不论是自媒体平台对于“阶层固化”的情绪化诉求还是新闻媒体平台对于“阶层固化”的舆论引导,都关系和凝聚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价值体系。因此,针对“阶层固化”这一话题,不论是如何逐步扫清社会正常流动的若干障碍因素,还是在网络舆论中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都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